工業計算機(業內也叫工控機)被廣泛應用于各行各業,雖然我們不能直觀的感受它的存在,但是它的應用跟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地鐵站、火車站、軌道交通、電信、金融、公路等都有用到。隨著國內高速公路數量的不斷增加及計算機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智能交通系統在高速行業的應用越來越深入,其中利用工控機進行高速公路全程自動化控制為目前的應用趨勢。下面主要通過詳細介紹工控機的發展現狀及結構特點,結合在公路機電工程中的應用情況及發展趨勢,旨在讓更多的業主和集成商能進一步了解工控產品,以選擇更適用、更好用的產品,使系統的使用、維護、管理發揮更大的作用,創造出更高的效率。
IPC結構
IPC:即基于PC總線的工業電腦。據2000年IDC統計目前PC機已占到通用計算機的95%以上,因其價格低、質量高、產量大、軟、硬件資源豐富,已被廣大的技術人員所熟悉和認可,這正是工業電腦熱的基礎。其主要的組成部份為工業機箱、無源底板及可插入其上的各種板卡組成如CPU卡、I/O卡等。并采取全鋼機殼、機卡壓條過濾網,雙正壓風扇等設計及EMC(electro magnetic compatibility)技術以解決工業現場包括高速公路現場的電磁干擾、震動、灰塵、高/低溫等問題。
IPC特點
1) 可靠性:工業PC具有在粉塵、煙霧、高/低溫、潮濕、震動、腐蝕和快速診斷和可維護性,其MTTR (Mean Time to Repair)一般為5min,MTTF 10萬小時以上,而普通PC的MTTF僅為10000~15000小時。
2) 實時性,工業PC對工業生產過程進行實時在線檢測與控制,對工作狀況的變化給予快速響應,及時進行采集和輸出調節,(看門狗功能這是普通PC所不具有的)遇險自復位,保證系統的正常運行。
3) 擴充性,工業PC由于采用底板+CPU卡結構,因而具有很強的輸入輸出功能,最多可擴充20個板卡,能與工業現場的各種外設、板卡如與道控制器、視頻監控系統、車輛檢測儀等相連,以完成各種任務。
4) 兼容性,能同時利用ISA與PCI及PICMG資源,并支持各種操作系統,多種語言匯編,多任務操作系統。
在公路系統中的應用
1) 收費系統高速公路的收費系統大體上經歷了三個時期:手工收費、計算機收費、ETC(ELECTONIC TOLL COLLECTION不停車收費)。在收費系統的第二個時期才開始使用工控機,主要使用的機型其體積較大,如通行券讀寫機、收費專用鍵盤、收費票據打印機、電動/手動欄桿機、車輛檢測儀、車型顯示儀、費額顯示器、監控系統和對計、報警設備、信號燈、MODEM等。由于收費亭本身狹小、體積龐大的工控機加上部分資源的閑置,因而工業PC廠商依市場的需求推出體積更狹小的工業PC機箱,如果說在計算機的收費時期,工控機的應用要求更趨于小型化,則在ETC時期將趨勢于一體化、行業化,工控機、車道控制等設備將融為一體,但由于目前國內ETC暫無統一標準,系統集成商均是各成一體,互不兼容,但若國家相關部門能盡快制定出各相關的行業規范、接口標準后,屆時全國的公路將融成一網,一卡通不停車收費最終真正實現“一卡走遍天下”。
2)監控系統:作為高速公路三大機電工程之一的監控系統是一個投資大而直接經濟效短期不明顯的投資。目前的高速公路監控主要分為收費監控和交通監控,經歷的模式有三種:即模擬錄像CCTV、數字化DVR、網絡化DVR。由于CCTV監控時期只是利用CCTV和錄像機進行監視和錄像,完全人工操作。隨著數字、視頻技術的發展及應用,在數字DVR時代,集成商通過采用具備強擴充性(如多硬盤、多ISA/PCI資源等)能長時間穩定運行的工業PC機及視頻采集卡、視頻壓縮卡等組成DVR系統,當車檢儀、車道控制儀檢測到需捕獲圖像時系統就能自動地進行圖像的捕獲與錄像處理。
綜合以上工控機在高速公路的兩大機電工程中的應用不難看出,其應用的趨勢為工業PC逐漸小型化,并且隨著行業差距的縮小,標準的統一,最終的部分產品將實現一體化